矛盾于意义
我对老板说:老师我觉得不适合读研。
老板说:那你适合做什么?
我说:我适合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老板说:什么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我想了一下,说:好像都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什么事情有什么意义。
老板说:既然如此,读研也是没有意义的,你又有什么不能读的。
我的一点对现实不满的反抗那么容易就被自己虚构的一个老板给消灭了,继续努力去做眼前事。想起很久以前在考试复习期间发的一条说说:看书的时候尽管骂着看这有屁用,可还是要看得仔细,就如骂活着有屁用,却一点也不妨碍想要努力过得潇洒。想的和做的总会产生矛盾。事物发展前进的动力又恰是矛盾,马克思总结的吧。可是矛盾总让人觉得很烦。很多矛盾都是源于选择。有了选择,往往便有了顾此失彼的问题,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真是一切选择性矛盾的最基本的问题。像这种问题都是形而下的,不值一提,那些还在犹豫选择鱼还是熊掌的人,应该在他有机会面对这样的选择之前尽力弥补自己人生某部分岁月的空白和大脑中某部分回沟的平整。
另一类矛盾是意志和本性的矛盾。本性善的人,意志里常有作恶的念头,反之,意志里常有行善的念头。这样的矛盾更加形而上,拥有更强的力量。一个人本性好静,可是却经常跑步,锻炼,达到一种随时可以迸发出动的能量的人,而那些好动的人,却难以坚持每天锻炼。一个人本性沉默,可是却常常会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而一个表达欲望强烈的人,意志却让他抑制自己学会变得沉默。本性里十分渴望爱情的人,表现出来的却是极度的忠贞不二,常常执着于渺茫的希望,这看来一致,其实是最矛盾的,这种执著能够功德圆满的概率不比重新找到一个情人的概率高,甚至低很多,结果你本性渴望爱情,却在意志强烈的驱使下离爱情越来越远,背道而驰,这种矛盾不但深刻复杂,而且伪装的难以察觉。
如果不能发掘出矛盾,也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没有发掘出矛盾的事情,看起来就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可是追根究底,不是它没有意义,而是你没有发掘出它的矛盾和意义来。你喜欢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便放弃发掘事物的矛盾,失去动力,原地踏步,日食三餐,夜眠三尺,做最少的事情,以防一不小心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惹火上身。唯一的问题是你是否可以在自己的周围修筑一圈坚实的围城来保卫自己的三观不被他人毁坏,以及是否像小船一样经不起平静海面突袭的波澜?在平静时,大船可以像小船一样稳稳的行驶,在遇到海浪时,小船能够像大船一样抵御住汹涌波涛吗?当你的本性安于现状时,意志开始痛骂,本性急于求成,意志却开始松散。到头来不会有平分秋色的完美平衡,在人的不同阶段,往往被本性或者意志l轮流把持着。童年是本性,壮年是意志,老年又回归本性。本性不会一成不变,意志也有自己更高更自傲的目标。
对于个人来说,觉着自己适合做没有意义的事情,或者只是一种戏谑。你做的事情又有多少人承认具有什么意义了,即便是有,也不是别人认为的对你对人民对自然有意义的,我都懒得写祖国二字,人就不该有所属,不该有忠诚,应该培养更为合理的情感——感恩。因为所属而被要求忠诚没有一点合理性。有些事情在别人看来既不合理又无意义可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半夜不睡觉写这篇毫无逻辑与主题的文章(注:此文作于大半夜两点钟,床上、被窝、手机),但是你却能从中窃喜,不理会别人的赞赏与否,自行其是。就如全世界的人都认为只有男人和女人的时候,你扮成太监或者人妖,兴高采烈的跳舞,告诉他们不是这样的,还有第三种人,第四种人,做这样的事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此事毫无意义,可是现在做这种事的人还少吗?据某权威媒体报道,数名专家成立了一个课题组,经过大量调研和阅读大量文献,最后终于得出结论:王道就是皇宫中的道路……(此处省去专家权威论证很多很多字)。
不知不觉中,我内心充满了要当专家的冲动,因为那样我就可以一直做毫无意义的事情了!
2014-04-01 00:36:10